進口奶粉還能喝嗎?會不會攜帶新冠病毒?

 

冠狀病毒需要一種叫做“活宿主”的載體才能夠存活。病毒在加工食品或食品原材料中無法存活。

 

而市面上所有的奶粉都會經過高溫工藝、無菌操作,并不具備病毒存活的條件;其次,進口奶粉從生產到運到國內需要很長的時間,病毒的存活率幾乎為0。

 

那么,口口相傳對進口奶粉會攜帶新冠病毒的質疑到底從何而來?國產奶粉比進口奶粉更安全嗎?以下轉載自知乎網友的原創文章可能會給你答案。

 

以下內容轉自知乎,原標題《別遇到點事,就把奶粉“攪渾”了》

 

終于可以戴著口罩出門復工,以為生活會慢慢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平靜。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數據不斷變化,最近突然又發現身邊的有些人開始囤大米了,我覺得是有些無厘頭了。我想一笑而過,但還是逃不過,因為老婆轉過來的媽媽群里囤奶粉的話題又要讓我操點心,要求我去搞清楚情況,奶粉畢竟是寶寶的口糧,以下其實是我通過信息搜集和分析給老婆的答復,我覺得可能對大家都有用,所以發出來供大家參考。

 

我家寶寶一直吃的是雀巢A2奶粉,從斷奶開始就在喝了,孩子體質一直不錯。

 

老婆從媽媽群里轉過來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:國外疫情這么嚴重,進口奶粉還能喝嗎?會不會攜帶病毒?國外的奶粉工廠會不會停工啊?進口奶粉還進得來么?

 

作為奶爸,作為家里的主心骨,作為一個打著燈籠找問題的直男。我把網上能找到的信息都翻找了一遍,我覺得自己還是搞清楚了一些問題。

 

第一個問題就是,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問題呢?不是老婆問我,我真的沒感覺。結果我打開的第一個鏈接就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,標題是“海外疫情爆發,進口奶粉品牌受影響?國貨迎來增長風口?”,打開之后竟然發現有2/3的內容是在宣傳一個奶粉品牌,這是在干啥啊,借疫情搞營銷?真心無聊,我大概有點明白是誰在說,為什么要把這種話題發得到處都是。

 

雖然我在家關了一段時間,但是你不能認為我們就被關傻了啊。所以,我想把問題都說說,證明我還沒有被關傻。

 

奶粉里有新型冠狀病毒?

 

我想明確地告知那些把我當傻子的人,冠狀病毒需要一種叫做“活宿主”的載體才能夠存活。病毒在加工食品或食品原材料中無法存活。我找到了據說是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《中國食品安全網》的報道,病毒需要有適宜的環境,才能存活,并且有時間和溫度的要求。目前,市場上所有的奶粉都會經過高溫工藝,無菌操作,國外奶粉從采購運輸到國內還有那么長時間,還有病毒,還能活著?我覺得一個人進去都活不了吧。

 

 

進口奶粉受海外疫情影響?國產不受影響?

 

海外疫情就影響進口產品?深究一下,我終于明白天下奶粉是一家吧,如果進口奶粉受影響了,國產奶粉也逃不過!因為中國奶粉最主要的原料之一乳清、乳糖依賴進口,而歐美是這些原料的主要產出國。還有很多國產奶粉的奶源也是進口奶源。

 

你可能不信,以下是我從網上找到的資料,竟然還有紅頭文件!

 


 

我還在某國產奶粉品牌最新的財報中也找到了佐證,財報里說“在原材料如脫鹽乳清粉、脫脂乳粉、乳糖等方面,與供應商簽署長期優先供應戰略協議,期間采用增加訂貨量、提前安排發運、調整運輸方式等多種方式保障供應。目前原材料庫存儲備充足。”

 

隔行如隔山,但你只要仔細研究,問題總會有答案。

 

海外疫情對奶粉工廠影響有多大?

 

我深讀了《歐洲奶源國疫情嚴重,到底需不需要囤奶粉》這篇文章,界面新聞采訪的,乳業分析師宋亮說,疫情在今年1-2月的爆發期時,海外疫情并不嚴重,因此擁有海外產能的企業已經開始增加產能,可能提前準備供應一年的量,所以甚至很多工廠目前產能已經過剩了。

 

多數奶粉生產工廠與牧場緊密銜接,牛奶從牧場到工廠有嚴格的防護措施,高自動化的工廠并不需要太多人工,而且車間工人的防護都是GMP(藥品)級別的,只要不是原材料或者運輸物流影響,工廠生產幾乎不會受到影響。

 

文章最后的結論是,奶粉全球供應并不存在問題,更主要是物流、檢疫速度變慢導致的集裝箱堆積。

 

直白點說,就像你開車在路上可能因為限速堵車,但在你前面的車還很多。

 

報道里還有海關數據截圖

 

別遇到點事,就把奶粉“攪渾”了

 

其實搞清楚了前幾個問題,頭腦就變得清醒了,就像我老婆,把前面幾個鏈接發給她,她就說明白了。

 

另外還有個理由,我也不需要用大腦去想了,奶粉對嬰兒,就像大米對成年人一樣重要,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,每個國家的ZF都會盡全力保障生產及供應,什么都可以缺,口糧能缺么?

 

我個人覺得,像我打開的第一個例子那樣,借疫情炒話題做營銷,這真是值得所有人鄙視的,也希望能有人管管。